close

    【章旨】此章言自誠明之事理,至誠之道,可以先知,至誠之人,因其清明性靈,可覺自性,無私慾障理蔽性,故其妙慧如神,至誠之功夫本不可測,故其誠之作用,可以預先曉得未來之事,譬如國家將要興旺時,一定有些吉祥之徵兆出現,國家將要滅亡之時候,亦一定有妖異之事情發生。

    人之品格行為可從四體形住坐臥,語默安靜,四威儀上,誠內形外,氣質動作表現看出,禍患與福祿將要來臨之時候,是吉祥之事,必能預先曉得,是不吉祥之事,也一樣能夠預先知道,所以說至誠之人,對禍福休咎,都能先機預兆,對未來之事,當然如同神仙般能了解,故其志氣如神,高度似鏡,故至誠如神,善與不善,必先知之。

 

    第二十四章   至誠之道

 

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,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。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。見乎著龜。動乎四體。禍福將至,善,必先知之。不善,必先知之。故至誠如神。

 

【譯】 至誠之道是自己心上根本工夫,至誠者無一毫私偽留于心中,極其誠心之作用,可以預先知道未來之事,國家將要興旺之時,一定有些吉祥之兆頭出現,國家將要滅之時,一定有些妖怪之凶事出現,命運之好不好,發現在卜筮之蓍草靈龜上,發動在舉止威儀態度上,禍患和幸福將要來臨,好者能夠預先知之,不好之地方亦預先知道。所以極頂誠心知人,能知未來,如神仙一樣。

【註】 至誠之道=此道字為言道之妙用。

        前知=事之未發起前預先知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禎祥=全瑞祥。禎者真也,正也。明非妖邪之意,祥者瑞祥,非常有也。如吉祥之預兆,古人以龜、龍、鳳、景星、卿雲、嘉未、瑞麥,豐年、仁人、義士、風俗道德等,為天地正氣之化象天以符瑞祥預先世人。鳳鳴麟出之類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妖孽=妖怪為不祥之兆,禍之萌也。又如蟲鳴為虐奸佞貪殘之風,無恥之風俗,孽通躠,水旱之災澆漓之不德風俗,奸慝之人都是國家之妖孽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蓍龜=蓍者靈草,蓍策所以筮者。龜者所以卜者,筮今用竹謂之竹筮。龜為卜卦之器,名之靈龜,皆為用來卜休咎測吉凶之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體=指人動作威儀,行住坐臥上而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神=像鬼神一樣。

【講】 此章承上章又中言自誠明之事,以明天道也。論天下事皆有至理,其禍福休咎先機後預兆,莫不表見於外而不可掩。若其心不誠,牽於物蔽情鎖,本性慧光不見,雖欲前知而不可知也。唯至誠之人真實無妄,其心至靈,無絲毫之蒙蔽,其心至聖至明無一絲毫之阻隔,並不借術數之神奇,其道自可以前知而無疑也。

    前知之道為何,蓋天下事物之理,雖無形跡之可窺,而莫不有機之先見。如國家之將興也,則所招引所成事續,自有以召天地之中和正氣,而瑞祥和氣,必有先禎祥先時而出見,而國家將興之兆,己先見矣。國家之將亡也,則所引發之事,自有以逆天地之怒,而妖氣致厲,必有妖孽先時而作,夫有妖孽之時,國家雖未亡,而將亡之兆機己先見矣。

    不但此也,凡事之在我,本有吉有凶,遠知諸物,見乎蓍龜之筮卜。而吉凶分焉。蓋事理善惡吉凶之發見,其機有不可遏者,極蓍龜亦所不自由也。凡人之存心,本有得有失,近取諸身,則動乎四體之威儀,而得失著焉。蓋道之發動,其勢有不容己者,則四體亦不自覺也。

    夫吉祥見乎蓍龜之吉,動乎四體之得,心誠則靈也,福之將至,而理則先見者也。妖孽見乎蓍龜之凶,動乎四體之失也。此禍之將至而理之先見也。若心有所偏,物欲蔽隔明性理未徹者,未得以測度之也。惟至誠之心,真實無妄,虛妙靈感,於福之將至,而其兆為善也。現善氣之初動必先事有以知之,不待福之即至而後知也。於禍之將至其兆為不善也。現不善之機始萌必先事有知之。不待禍之已至而後知。司禍福之柄者天神也。知禍福之機者至誠也。

    是神能昭微於顯,至誠能通顯於微,神之凝靈處即至誠,至誠之靈妙處即神,神為誠之用,誠為神之體。然則神即至誠,至誠即神,通幽明為一道。合天人為一理。豈惟如神,其真神矣乎。所謂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者,如此。此自誠明之事天道也。

【論】 至誠者,無一毫私偽留於心中,故能察隱辨微,逆知事勢,蓋具客觀精神之至極者也。禎祥是吉兆,妖孽是凶兆,蓍是一種靈草,古用於卜筮,龜古用以卜,四體即手足指人之動作威儀而言。所以吉凶未到先有兆。誠於內形於外者禮之用,和為貴,不自然則心中有隱微故也。

    古時春秋定功十五年左氏傳說:隱公來朝時,郲子執玉高其容過仰。定公欲受玉其態度卑,其容過俯。雙方都失禮儀各失常態。子貢識禮高靈人也。觀此評之曰:以禮觀之,二君皆有死亡之兆。果然其年定公斃,後哀公七年魯伐邦,捕郲子益歸朝。子貢能以禮觀察,二君皆亡之兆,可參考吉凶未到先有其兆之參考也。指人動作威儀而評論吉凶之兆,如此段故事執玉高卑,其容俯仰之類,說至誠如神可以前知,看似迷信之談。其實國興亡,人事禍福,都有其前因後果之關係。常人蔽於情感,蔽於私欲,往往當局者迷,惟至誠之聖人無妄念無私欲,不為感情所牽動,其理智如天青似洗,皓月當空。無微不照,故於禍福興亡之機,瞭如指掌,其所謂『禎祥』『妖孽』。亦不專指麟鳳之瑞,物怪之妖而言。豐年道德仁風滿世,靈慧高人義士仁人亦多是國家之禎祥,道德無存三災八難續至依俗奸慝殘之人滿世間都是國家之妖孽,如此推想方能明『至誠前知』之理方能信『至誠前知』之說也。所以說至誠之人,當然如同神仙般能得前知也。

【說】 此章承上章言至誠所以能參贊化育者,以其靈妙真有不可測之實也。易曰寂然不動,感而遂痛天下之故,所以國家將興將亡,必有禎祥妖孽之兆,先見於蓍龜卜筮之間,動乎四體威儀之表,故禍福善惡將至,而必先知之者,此所以至誠如神而不可測也。

    人之行為可以從四體動作威儀氣質之表現看出,而一切禎祥妖孽,又在現於世景觀可以定斷,至誠之聖哲賢明,因其清明在明德至善無私欲障理蔽性,故其志氣如神,亮度似鏡,至誠之功夫高深本不可測,『誠字之高深奧妙,偉大處,天不言,地不語,故借人借事,借天地萬象來警醒世人,讓世人能本戒慎恐懼之心以修身,以希賢希聖之意來自勵。所以說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聖人之言,無非警告世人達乎天人合一之精神統一所在以達到,至誠之高靈賢明君子,對禍福休咎自然感而遂通天下故都能先機預兆,對未來之事,當然如神仙般都能夠了解預知也』。

【證】 周柯山曰:禎祥者何止必要鳳鳴麟出甘漏醴泉而已,義人諸濟,高靈賢者多士輩出,則知其國家將興。妖孽何必怪力亂神,神奇術流動靜,頑迷邪說,婦人長舌義人缺亡者,可知其國家之將亡也。此最為得要領之說法也。

    饒雙峰曰:『聖人清明在躬,無一毫私欲之蔽,故氣志如神』(出於禮記仲尼閒居篇之語)氣志如神,便相似明鏡,心志纔有些形影便知好惡,迷頑之人如昏鏡所以無所知也。

    黃洵饒曰: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者,大學說:靜而後能慮也。前知則先覺也。『至誠如神』是以鬼神合其吉凶,易經繫辭下傳曰:『知幾其神乎』。

    呂大臨曰:至誠者同天地之德,同天地之德,則其氣化運行同天地之流,興亡之兆,禍福之來,吾心感之,吾氣動之,若是有所感動萌,無所不前知也。況誠心之至,求卜蓍龜,蓍龜所告,四體察之,四體便有感應。所謂莫乎見隱,莫顯乎微者,此至誠達神明無間所以也。

    故曰:至誠如神也。四體動者,傳所謂『威儀之則以定命一也。』

    雪峰云:左傳謂『吉凶由人』孟子謂『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』禍福之將至,善必先知之,不善必先知之。人行善即『吉』得福。行不善必凶得禍。乃千古之確論,涉千萬世,此理無違矣。

    湯語曰:『天道福善而禍至』。行善之人祖先之餘慶也。行不善之人祖先之餘殃也。吉凶禍福之報,應類十世類百年時昭昭明明無毫髮之差者天命也。

【諦】 為其能效天地之至誠。本乎至誠之道。以覺自性者。自性圓明。而臻於理。如是則我所秉者理也。人間禍福者數也。以理而推及其數。安能不明察秋毫之末乎。故天將禍福。我預知之。國家興衰者數也。數之所定。非大德大善之人。不足以挽轉數運也。國家將興,天必預兆禎祥。如鳳鳴岐山。天誕聖主是也。國家將亡。必有妖孽。如妲己惑般。褒姒惑周。驪姬惑晉是也。祥瑞妖孽。皆天降之。我具至誠與天地同齊。禍福之伏機。則預知而無遺也。是以禎祥妖孽。必借物以警世。蓍龜者,是皆靈物也。故吉凶休咎,見乎其間矣。四體者。君王之一身也。國家將興。聖君一身之大德溢外。禎吉祥瑞。現於一身。國之將亡。暴君一身。殘惡表外。妖厲孽魅。亦現於一身。夫此者。皆極隱極微之事。非至誠之人不能預知之。以其洞察隱微也。是以至誠如神明焉。 

 

 

 

吳雪峯 編著/忍辱禪院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P 的頭像
    小P

    小P 的部落格

    小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